欢迎来到钟祥文化云官方网站!
郢中田歌
发布日期: 2024-07-16   浏览数: 0

郢中田歌

 

郢中田歌是钟祥流传久远的民歌。战国时代楚襄王当政之际,宋玉的《对楚王问》中曾以“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之语对郢中田歌进行了简要描述。据《湖北通志>风俗卷钟祥县一节载:“寰宇记案甲乙存稿云:扬歌,郢中田歌也。其别为三声子、五声子,一日樵歌,通谓之扬歌。一人唱,和者以百数”。郢中即今之钟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钟祥是楚国的副都别邑,称为郊郢、郢中,自古为有“郢人善歌”而闻名于天下。这里说明,钟祥一带公元前,一唱众和的田歌、樵歌,通叫扬歌。其后,唐、宋、明、清各个时期都有关于“郢中田歌”的记载。

   郢中田题材大多来源于生活,语言朴实,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动听,因其短小精悍、易唱易记,一曲可配很多唱词,不论词格和段式变化如何复杂,都有相应的曲调来歌唱,计有二句子、三句子、三句半、四句子、五句子、赶句子、多句子等,每个句子又有多种曲调唱腔。

郢中田歌的种类有“田歌”“山歌”、“灯歌”“号子”、“小调”、“风俗歌”、“儿歌”。不仅在田间地头演唱,而且能为劳动时序、活路工种服务。用唱歌“指挥”一天的生产,如“整田歌”、“插秧歌”、“车水歌”、“扯草歌”等歌曲。演唱时以鼓、锣、钹、小锣、唢呐作为伴奏乐器,由于种种原因,郢中田歌目前已处于濒危状态,抢救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2022年3月,“郢中田歌”入选钟祥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保护单位:钟祥市文化馆

 


分享到朋友圈

国家公共文化云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钟祥文化云

钟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