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钟祥文化云官方网站!
令尹治敖
发布日期: 2023-11-03   浏览数: 0

“令尹”为春秋时期官员的称谓,相当于宰相。“令尹治敖”顾名思义为令尹治理敖河。

敖河,位于钟祥市北部,今客店、张集、洋梓、中山一带,目前,比较明显的河流从温峡水库—洋梓军营村—回龙村—敖河村—直河—汉江。全长18.5公里,流域面积250平方公里,它是钟祥市境内最长的一条人工河流,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有关敖河的来历,根据史料记载,它与中国历史上的楚国大夫孙叔敖有关。

相传,楚庄王五年(公元前618年),楚国大夫孙叔敖上任令尹之后,便积极帮助楚庄王改革制度,整顿吏治,训练军队,又组织民众开垦荒地,开挖河渠,努力发展生产。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善用贤良,楚国问鼎中原从他开始。当时的楚国,是一个河湖港汊遍布的地区,年年水患成灾,为了免除水患,孙叔敖召集有经验的水利专家,动员几十万民众兴修了全国最大的水利工程芍陂河(在今安徽寿县以南)。之后,他又带着水利专家转移到郊郢(也就是今天的古郢中),经过实地踏勘地形。他发现一个叫“阳坡”的地方(今天的洋梓镇洋梓村一带),往西南是一片丘陵,东北是高山峻岭,而阳坡是这一带山洪的汇集处,山下一片汪洋,山上梓树一片,随即他便称此地为“洋梓”,这也是洋梓镇镇名的来历。为了排除积水,他动员民众从大洪山南麓开挖河道引水,将余水注入汉江。工程开始后,孙叔敖又亲自到工地和民工们一起劳作,开山辟石。最终将河流开挖成功,从根本上治理了水患,涝能排、旱能灌,当地百姓喜出望外,奔走相告,四处逃荒的民众也纷纷回到家乡,发展生产,农业生产随之逐渐兴旺发达,而孙叔敖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楚庄王请了全国最有名的医师为他治疗,仍无济于事,最终还是与世长别。楚庄王派去为他办理丧事的大臣回来禀告说:“令尹为官多年,家中却没有一点积蓄,一贫如洗,临终连棺材也没有带走一口”。楚庄王听后大吃一惊,要给他的儿子封爵,孙叔敖的儿子孙安也谢绝了楚庄王的恩惠。希望能回家继承父业,治理一方。听到这里楚庄王更是悲痛欲绝,整天叨念:“多好的令尹呀!老天爷为什么要夺走我的帮手呢!我的命真苦啊!”孙叔敖死后,全国上下的百姓为失去这样一个好的令尹而悲痛,为了纪念这位令尹的功绩,便将他安葬于现今的洋梓镇北一带,将他带领开挖的人工河流取名为“敖河”,将劈开的山咀取名“敖河咀”以示纪念。


分享到朋友圈
上一篇:阳春白雪碑
下一篇:楚别邑郊郢

国家公共文化云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钟祥文化云

钟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