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钟祥文化云官方网站!
楚莫敖屈瑕
发布日期: 2023-11-03   浏览数: 0

中国现存的典籍中,“郊郢”(今钟祥)二字的最早出处应在春秋末期曾为鲁国史官的左丘明撰写的《左传》一书中。《左传·桓公十一年》文中记录的“君次效郢,以御四邑”事件,并与之相关主要历史人物便是楚武王时期的莫敖屈瑕。

屈瑕,芈姓,楚武王熊通的次子,因被封于屈邑,遂以封地为姓氏,称屈氏。他曾担任当时楚国最高官职——莫敖,故史称莫敖屈瑕。

屈瑕出生与成长的年代,正是其父楚武王不满周王室授予的低等子爵爵位,不尊周室,谋求僭越称王的时期,同时也是楚国从沮漳来到汉水,向汉东拓展,国力逐步走向强盛的时代。楚国先民的“荜路蓝缕,以启长林”的艰苦创业精神深深感召着他,楚国人的尚武爱国风尚也时时影响着他。

楚子熊通弑侄代立后,启动了征灭周边诸国的战车。为此,楚武王对其次子屈瑕在政治上、军事上大力进行培养,让他担任莫敖官职与远征掌军的主帅。莫敖屈瑕任军队主帅后,先后进行了三次对外战争。

第一次战役为蒲驿之役。在此役中,屈瑕派精锐之师夜袭蒲骚,打败郧国军队,瓦解四国联合之势,终于与贰、轸两国订立盟约,率军顺利返回。

第二次战役是伐绞之役。在此役中,楚武王听从了屈瑕的意见,先诱敌深入,并设伏兵,最终大败绞军,强迫绞国订立城下之盟,楚军班师回国。

第三次战役便是伐罗之役。屈瑕率军出征罗国,大夫斗伯比对随行车夫说莫敖一定会失败,因为屈瑕出行时脚步高抬,心神飘浮。斗伯比于是去见楚武王,对其说:“必须增兵。”楚武王未同意他的建议夫人邓曼却能领会斗伯比的意思,劝导楚武王楚武王这才醒悟过来,急忙派人追赶屈瑕的大军,最终没有追上。

行军中屈瑕使人宣令大军说:“对我进谏的人要处以刑罚。”楚国军队到达鄢水(今蛮河)后,未按次序渡河,队伍散乱不堪,也未设置必要的防备工事。当楚军到达罗国后,罗国军队与卢戎的军队突然出现,腹背受敌的楚军大败。屈瑕只得向南逃亡,因无颜面见君王与臣民,最后自缢于荒谷。

屈瑕自缢开创了楚国统帅兵败以身徇职的先例,也给后世留下了“骄兵必败”的惨痛教训。屈瑕虽身死,但他也为楚国的发展壮大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而说到屈瑕最大的贡献,那便是在他的后代中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分享到朋友圈
上一篇:雪恨伍子胥
下一篇:阳春白雪碑

国家公共文化云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钟祥文化云

钟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