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烂漫,春光无限。一场春雨洗刷了冬日的枯燥,带来了初春新草的生命气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它在春风中嫣然一笑的样子,整个莫愁湖都为之沉醉。
大自然最先能感受到春的脚步。树枝初绽嫩芽,鲜绿的颜色在春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绿的让人惊奇,青春年轻的颜色忍不住让人歆羡。博物馆后山上层层桃李花开明艳,似开未开的样子好像在低头述说着动人的情话。风过处,沙沙的声音又似乎在感叹着流传在钟祥的动人爱情故事。
2005年,考古团队对坐落在湖北钟祥九里回族乡的郢靖王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当考古工作快要接近尾声时,突然发现了一对元青花梅瓶,顿时让疲惫的考古工作人员精神一振。尤其是放在郢靖王王妃棺椁前的元青花四爱梅瓶,更是无价之宝。
元青花是青花瓷器中的珍品,传世不过百余件,而带有人物图案的就更为稀少,据统计,不过十余件。这件元青花梅瓶却带有四幅人物主题图,分别是“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和“林和靖爱梅鹤”。四组画面情景交融,造型秀美,线条流畅,色泽浓艳,可谓元代青花瓷中极其罕见的精品。
春日游,杏花枝满头,陌上谁家少年逐风流。明朝开国元勋武定侯郭英的女儿姿容娇美,为人贤明通达,被明成祖看中,亲赐为“郢王妃”。这对少年夫妻,志趣相投,郎才女貌,每天诗酒唱和,赌书泼茶,踏春寻花,伉俪情深。在郢王二十岁,即永乐六年(1408年),夫妻二人离开南京,来到了他们的封地湖广安陆,即现在的湖北钟祥市,开始了自己平凡太平生活。
山中无岁月,人间已千年。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花开花落,生命无常。人太渺小,永远不知道上天的安排,人也太伟大,可以无惧生死,甚至超越生死。据《兴都志》记载,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郢王去世,谥号为“靖”,享年仅27岁,无子,封地除封。王妃郭氏悲痛万分,在郢王去世一个月后,上吊自杀殉情了。朝廷将其夫妻二人合葬于钟祥,并优待其四个女儿。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郢靖王朱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出生,洪武二十四年册封为“郢王”。在其短暂的生命里,虽然没有留下彪炳史册的功绩,但他与王妃深厚坚韧的情感令后世唏嘘不已。如同国宝级的元青花四爱梅瓶,即使深埋地下沉灰蒙璧,它的魅力也无与伦比。
兰是花中君子,莲出淤泥而不染,是花中隐士,梅花孤傲出尘,菊花清雅不屈,这些植物象征君子“不媚俗,不争利,寄情山水”的美德。而这些美德不正是“纯孝贤明,尊亲后友”的郢靖王一生的写照吗?或许他曾经有过雄心壮志,但封藩后的郢靖王只想与王妃做富贵闲人,举案齐眉恩爱一生。
杨柳依依,桃花醺醺。浓艳的桃花在微风中摇曳多姿,映照在博物馆的水池中,显得些许迷离,光影交错间,宛如人间仙境。春山暖日和风,栏杆楼阁帘栊,又是一年春色,郢靖王和王妃不知何处去,独留这传世瓷器笑春风。
市博物馆迷人的春色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