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钟祥文化云官方网站!
冷水吹打乐
发布日期: 2024-07-16   浏览数: 0

冷水吹打乐

 

冷水吹打乐(宫廷礼乐)是乐神师旷专为宫廷创作的一种吹打乐,距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它集唢呐吹奏、打击乐于一体,以唢呐为主奏,配以弦乐、弹拨乐器和大鼓、小鼓、大钹、小钹、云锣、大锣等打击乐器的合奏形式,主要用于皇帝登殿、官员升堂时的演奏,后传入民间,则多用于节庆、婚丧嫁娶和戏剧场面。

主奏乐器唢呐是我国民间器乐品种之一,流传于湖北省多地,与楚文化关系密切。唢呐音量洪大,音色高亢明亮,是吹打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由哨、芯子、气盘、杆、铜碗等部分组成,其按音孔根据七声音阶顺次排列,各个孔距基本相等,可翻转七调,音域一般为两个八度加大二度。唢呐有滑音、吐音、气拱音、气顶音、打嘟噜、循环换气(长时间吹气不断)等多种吹奏技巧,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独奏乐器。演奏中起伏较大,而以跳进居多,演奏强调“口中带韵,手上带花”。

宫廷礼乐有专为皇家服务的乐器起子(大号)、唢呐、笛子、二胡、锣鼓等,其中起子是宫廷礼乐的特有乐器,民间唢呐则无此乐器。宫廷礼乐有专门的曲牌,如官调、宫调、麦调、大开门、小开门、皇帝登殿、大官升堂等,宫廷礼乐吹奏庄重,激昂,所以在艺中称为草调。留传下来的曲谱有五十多首。代表曲目有《闹元宵》、《 翻山鹞》等,皆包含着较多的楚文化元素,保存了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某些信息,它独特的乐器结构、乐律特征和演奏方法不仅丰富了湖北地方戏曲音乐和民俗活动,也为中国音乐学和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冷水吹打乐的传承,基本上由民间艺人口头传承,目前,老艺人相继去世,加之严谨规范、演奏难度大,年轻人愿意学习的很少,演奏者甚微,使之传承发展步履维艰,呈现出日渐衰微的趋势。

2022年3月,“冷水吹打乐”入选钟祥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保护单位:冷水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分享到朋友圈

国家公共文化云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钟祥文化云

钟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