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一次高雅凤在单位附近的报刊亭买报纸,看到摆在一旁的毽子,心血来潮,于是花了5块钱买了一个。高雅凤今年53岁,在一家私企工作,每天朝九晚五坐办公室。由于单位离家并不远,她每天都步行20多分钟上班。此外日常锻炼便是晚饭后绕着小区散步1个小时。“当时看见有卖毽子的,觉得很新鲜,好久没有踢过毽子了,回忆起来还是小时候上学的时候玩过而已。”于是只要工作不忙的时候,高雅凤就拿出毽子,在走廊一侧踢上一会儿。
高雅凤说,因为太久没有踢毽子了,而且人也胖了,不灵活了,开始的时候只能勉强踢三、四个,一直都在捡毽子。踢一会儿就满头大汗。高雅凤笑了笑,接着说,慢慢地,能踢的个数越来越多,感觉身体也不像原来那么僵硬了,踢着玩儿,图个乐呵。后来几个同事也加入了踢毽子的队伍。天气暖和的时候,午休时我们就约着一起在单位门口的空地上踢毽子。挺有意思的,大家一起锻炼很有趣,工作之余有了新的乐趣。
现在高雅凤的办公室里摆着好几个毽子,都是几个一起踢毽子的同事们买的。“谁要玩儿谁自己拿。”高雅凤说,有时候玩儿的人多了,还要分成两拨分着玩儿。不过单位年轻人少,所以都是中年人一起踢,也算是一起回忆青春了。
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刘莉也将踢毽子作为工间健身的选择。刘莉说,踢毽子所需空间不大,可以自己踢,也可以几个人一起传接踢,运动量不大,而且大部分人小时候都玩过都会,应该说是没有“门槛”的运动。刘莉今年49岁,经常和同事在工间操和午休时间一起踢毽子。“开始的时候只有我和办公室的同事一起踢,后来越来越多的同事加入了我们的行列,不论男女,大家高高兴兴地聚在一起踢毽子锻炼身体。”刘莉说,一起踢毽子的同事以中年人为主,不过最近单位里的几个小年轻也加入了进来。别看他们年轻,但是身体条件和柔韧性并不及我们这些经常锻炼的中年人好。(文章来源:国家体育总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