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钟祥文化云官方网站!
沈鹿会盟
发布日期: 2023-11-03   浏览数: 0

春秋初期,周王室势力日渐衰微各诸侯不断突破周礼约束,不听周王调令,不定期向周王室纳贡与朝觐,“兴师不请示天子,狭王室之议以讨伐”,相互征伐,开始出现诸侯争雄的局面。西周周成王时期,封南方荆蛮部落首领熊绎为楚子,居丹阳。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丹阳处于荆山之城,楚国分封地带即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方圆五十里。

原辟在荆山的楚国,历经早期多任楚子的筚路蓝缕、奋发图强,到熊子熊通时,楚国疆域已发展到汉水西岸,实力强大。为了向汉东扩张地域,突破周礼约束,僭号称王他采用武力,使汉东诸国臣服。于是,他先后发动了三次讨伐随国的军事行动。在第一次伐随达到战略目的后,在谋臣斗伯比建议下,他举行了历史上著名的“沈鹿会盟”。

《左传》记载:“夏,楚子合诸侯于沈鹿”。“楚子”指武王熊通,联合各诸侯沈鹿召开联盟会议,并举行了歃血为盟沉鹿为祀”的仪式。“沈鹿”会盟地就位于今钟祥东桥镇、大口一带,因随近的白鹿池而得名。相传一只白鹿跃入深不可测的池水中,得名白鹿池。大口至今还保存有白鹿寺、白鹿池遗址。

公元前704年的孟夏之朔四月初,周边各诸国参加会盟,唯有黄和随未到。会后,熊通一派大臣薳章责备黄国,黄侯认错服罪;亲率大军讨伐随

楚、随二师会战于速杞随军损兵折将大半,随侯弃戎车,微服于军队之中,方脱重围,此战楚国大胜。随国被迫与楚国订立盟约,楚国势力入汉东以北。熊通为达到僭号称王的目的,指派薳章到随国谈判,要求随侯说服周桓王,给予尊号,提升爵位。随侯不敢不从,派人进见周桓王“请尊楚”,周王室拒绝尊楚的提议。为此熊通大怒:“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于是自称为王,即为楚武王。楚国国君世袭称王,也自此始。

“沈鹿会盟”奠定了楚国成为大国的基础,为江汉平原的安宁与楚国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也成为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重要盟会被载入史册楚武王是我国春秋时期第一个成功自立为王的诸侯国君,他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分享到朋友圈
上一篇:楚别邑郊郢
下一篇:没有了

国家公共文化云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钟祥文化云

钟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