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钟祥市博物馆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正确领导和悉心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政策的前提下,围绕打造“集聚钟祥历史文化内涵的综合博物馆”理念,不断巩固、优化博物馆上升发展的良好态势,在管理优化、展览提升、宣教拓展、文物保护、项目开发等方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全力以赴,着力做好免费开放工作
面对突发的疫情导致博物馆无法正常开放,我馆积极开展线上视频讲解,利用微信公众号举办“云端赏文物”小小讲解员线上视频讲解大赛活动,共有六名优秀小小讲解员参加,为广大游客讲解了我馆镀金铜龙,郢靖王墓出土文物金香囊、冕冠,湖田印花人物瓷枕,阳春白雪碑,邓子蟠虺纹铜盘等精品文物。根据省委省政府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安排,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我馆于6月21日恢复免费开放,并对外发布了开放公告。在开放的同时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各项政策,暂停团体接待,馆内停车场不对外开放,每日限定观众接待量不超过100人,分三个时段预约入馆,当馆内观众密度较大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控制入馆速度、各展厅观众分流等措施,并严格落实观众实名制参观和身份证验证制度。对所有进出通道严格管理,在入口处配置体温检测设备,指派专人开展相关检测登记工作。要求入馆人员必须佩戴口罩,配合进行体温测量,检测体温超过37.3℃、有咳嗽等可疑症状的,不允许入馆参观。对不配合或干扰防疫工作的,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置。积极参加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国文博”发起的“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祝福接力活动,在我馆广场举办了海报展览,共持续三个月,共有1.2万名游客参观。全年接待游客约5.9万人次,开放天数187天,未在开放期间发生疫情传播现象,有效保护了游客人身安全。
二、预防为主,全面加强文物安全工作
为做好新形势下文物安全、观众安全、馆内安全工作,我馆对安全工作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各部门联手加强了库房文物保管、展厅安全管理、安防设施升级改造等。
一是扎实做好文物保管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库房文物常规管理和安全检查。在定期开启库房检查文物安全状况过程中,发现部分照明灯损坏,及时进行了更换。同时积极征集明清时期陶器、瓷器6件套。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征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见证物的公告,向广大公众积极征集与疫情相关的实物、文件文书、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类见证物。
二是强化展厅安全管理。展厅是我馆服务观众的重要窗口,也是出展文物安全保管的前沿阵地。今年以来,我馆社教部、安保部联合采取措施,加强展厅安全管理。对进入展厅人员进行随身物品安全检查,有效堵截危险品。规范参观引导程序、路线,特别针对节假日参观高峰时段,及时增加展厅人手,为观众提供咨询服务,并加强分流引导,维护参观秩序和展出文物安全。
三是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查安全隐患。组织对馆内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对出现故障的投影仪、插销损坏的通道大门及时进行了维修,对部分损坏的照明灯和摄像头也及时做了更换,进一步规范了安保人员持证上岗和统一着装。6月,联合市体育中心,共同举办干部职工消防知识培训,12月,开展了馆内干部职工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增强了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了消防处置和紧急施救能力。此外,还注意加强安全反恐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有效维护群众人身安全。
三、科学规范,严谨开展文物保护工作
今年10月完成了元佑宫衍真殿、宣法殿及元佑宫门修缮工程,并向上申请竣工验收。积极申报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积极配合省、市文物部门做好了沿江高铁沿线文物调查工作;完成东风汽摩城、航道应急中心大楼、金储物流、环卫综合服务站、皇庄小学新建教学楼、滨江壹号、妇幼保健院新建发热门诊、皇庄社区新建回迁房、学府一号、人民医院新建传染病区、碾盘山水利枢纽工程等项目用地文物调查勘探工作,对九里乡东岳村二组发现的明代中晚期土坑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四、抗击疫情,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保障免费开放工作顺利进行。充分利用LED显示屏宣传标语等传播媒介,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科普宣传,安排专人进行消毒操作规程和疫情防控措施培训。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全馆环境进行整治,对馆内树木进行修剪、除杂、除虫、施肥、刷白。严格按照每日消毒卫生制度,对公共开放区域进行每日清洁、消毒和通风。保持馆内清洁,及时处理垃圾及口罩等污染物,增设废弃口罩回收专用箱(桶),及时放置“本区域已消毒”工作指示牌。
钟祥市博物馆
2020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