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钟祥文化云官方网站!
元佑宫
发布日期: 2024-07-16   浏览数: 0

元佑宫

 

元佑宫,坐落在钟祥郢中古城南隅的龙山脚下,镜月湖之滨,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50平方米。因其宽敞的规模,严谨的布局和高规制的建筑形式1961年列入湖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嘉靖十九年(1540),出生于钟祥的嘉靖皇帝效法太祖、成祖于南京、北京建“朝天宫”,在其诞生地钟祥原玄妙观基础上启建元佑宫至三十二年(1553)竣工,历时13年建成,是用于供皇帝返乡,皇室宗亲州府官员朝奉显陵或举行重大祭祀活动的场所。嘉靖皇帝在元佑宫《纪成碑略》中云:“朕念斯地,庆元所自,特启建元佑宫,以崇真、妥圣、保国、福民……中为元佑宝殿,后为降祥殿,最后为三洞阁;其配殿,左为宣法,右衍真;其前为元佑门,又前为储祉门;钟鼓二楼,拱侍环列,丹护之施,金碧之饰,绚丽辉煌”。清李云鸿在《募修引》中记述元佑宫规模:“元佑宫建自嘉靖三十七年(1558),有阁名三洞,高九丈九尺,上挹重霄,户牅四达,其制甚伟。阁前殿有三师、三清,门有元佑、储祉。左右配殿曰宣法,曰衍真,东西有库,钟鼓有楼。门外有屏,屏外有坊。阁后有总圣、三官等殿,又有来鹤轩、知客堂、十元堂等处。四周围以墙,墙外环以水,堵水有堤,通水有桥,规模宏敞,布置严整,匪独一邑瞻仰,实为三楚巨观。”崇祯十六年(1643),钟祥遭战火,元佑宫内元佑殿等建筑被毁。

清顺治十四年(1665),道人陈贞一募化重建大殿。康熙、乾隆间陆续有修建。同治四年(1865),元佑宫前延禧、保祚二牌坊重修。光绪十九年(1893),三洞阁毁于火灾。1938年元佑宫被日本侵略军划为军事区,宫内建筑有损。1956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文革中,元佑宫文物建筑部分有损。1979年,成立钟祥县博物馆,设馆址于元佑宫。2006年,元佑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元佑殿、元佑宫门、琉璃琼花照壁等20处建筑和建筑遗址。2012年6月,钟祥市博物馆从元佑宫搬出,迁到现在的莫愁湖畔博物馆新馆,元佑宫作为文物景点对外开放。

元佑宫坐北朝南,布局中轴对称,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格局,现保存完整、布局宏大的规模,已成为16世纪中国明代官式建筑的珍贵实例,是明代中叶“嘉靖登极”、“大礼之争”、“嘉靖南巡”、“显陵改制”等重大历史事件的产物,是研究明史和古代宫苑、皇家祭祀建筑不可多得、极其珍贵的重要物证,它和留存在明代官修方志等文献中的图样、记录一起,生动反映了当时官方主持建设活动的全过程,是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遗产。




分享到朋友圈
上一篇:明显陵
下一篇:钟祥文风塔

国家公共文化云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钟祥文化云

钟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