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资讯
“书藏有象 智化无穷”2024年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城市主场活动日前在浙江湖州举办。
地方动态
由四川省委宣传部、重庆市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的共建新时代文化高地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进会近日在四川成都举行。
11月16日,文化和旅游部产业项目服务平台第41期精品项目交流对接活动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重点项目招商推介活动在重庆大足举办。本次活动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产业项目服务平台支持,旨在促进政企合作、文旅产业与金融共生共荣,并着力完善重庆市文旅产业项目交流合作推广平台。
2024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班(北方地区)近日在长春举办。本次培训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来自12个省(区、市)的83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非遗相关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开展了为期5天的研修之旅。
2024年长三角康养旅游嘉年华暨大黄山(池州)养生“硒”游季活动日前在安徽省池州市举办。活动为期2天,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池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聚焦康养旅游产业化,搭建高标准的康养旅游平台,推动“大黄山”以及长三角地区“康养+旅游”新业态新模式高质量发展。
今日观点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如何在旅游业快速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找到一条和谐共生的道路,成为文化和旅游业界必须面对并解答的重要课题。近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提出“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保护工作要求。《中国旅游报》近日刊发《促进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双赢》一文,作者是关育兵。
文章认为,文物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智慧,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每一座古迹、每一件文物,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记录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旅游业发展必须将文物保护放在首位,不能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牺牲长远的文化价值。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负责,更是对子孙后代的交代。明确文物保护的优先级,意味着在旅游规划阶段,就要对文物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规划旅游项目时,必须充分考虑文物的保护需求,避免过度开发和建设性破坏。同时,还应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监管,确保游客在参观过程中不能对文物造成损害。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在享受旅游带来的欢乐与便利的同时,保护好那些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珍贵遗产。